異地求職 求職地域歧視漸行漸遠
也許你正打算奔走他鄉(xiāng),也許你已經成為異地求職大軍中的一員。前程無憂最近以“求職在外”為題開展了一次調查,走近異地求職者體會他們的辛酸與快樂。本次調查中23—29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占到異地人員的45.43%、本地人員的40.78%;近54.75%的異地求職者擁有本科學歷,而同等學歷的本地求占到37.47%。
薪資不再是擇業(yè)首要標準
為什么會選擇異地求職?在本次調查中,57.12%的受訪者想獨自在外闖蕩一番事業(yè);其次為了愛情而遠赴他鄉(xiāng)工作的占到14.91%;13.73%的人純粹是抱著碰碰運氣的心態(tài)來異地求職?梢园l(fā)現(xiàn),求職者的目標越來越清晰。
如果說在利益驅動下,“一切向錢看”是現(xiàn)在選擇工作首要標準的話,那么這次調查結果也許會令你大跌眼鏡。近31.30%的異地求職者將“城市開放程度和人文環(huán)境”作為選擇就業(yè)城市首先考慮的因素;“更多的就業(yè)機會”也是考量的重要指標,占受訪者總數(shù)的22.09%;選擇“薪資待遇”和“企業(yè)發(fā)展前景”的人數(shù)不相上下,分別占到19.42%、18.94%。由此可見,機會多、待遇優(yōu)、個人發(fā)展空間廣、企業(yè)體制完善成為求職者選擇就業(yè)城市時綜合考慮的因素。
升職加薪與地域無關
“地域歧視”也曾被納入“就業(yè)歧視”的范疇中,那么這樣的現(xiàn)象是否普遍存在呢?針對這個問題,51job也做了相關的調查。在接受調查的異地求職者中,77.54%認為只要有能力就有機會升職;54.09%覺得異地身份并不影響薪資,雖然其中仍存在一些不公平待遇,但是絕大多數(shù)的異地求職者還是享受到平等的機會。
相比而言,本地求職者是否享有企業(yè)的特殊對待呢?數(shù)據顯示,58.28%的人認為本地身份對職位升遷并沒有幫助;55.56%的人并不覺得身份對薪資有影響。由此可見,隨著勞動市場的規(guī)范化,社會提供給求職者的機會都是相同的,不管本地還是異地,薪資、升職應該只與個人能力掛鉤。
異地求職生存壓力較大
白天在公司除了應對繁忙的工作以外,處理同事關系也是一門不小的學問。前程無憂調查顯示,在與同事相處中,58.79%的異地求職者感覺與本地同事關系一般,略有隔閡;而55.82%的本地人認為與異地同事相處融洽,不分你我。雖然不同的城市、不同的文化容易引起嫌隙,但是只要調整好心態(tài),互相以真誠包容的心來與人交往,相信彼此之間的隔閡會慢慢縮小。
除了工作,生活也成為擺在異地求職者面前最現(xiàn)實的問題。根據對他們每月開支的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37.62%的人表示日常開支占到月薪的30%—50%;34.52%的人開銷甚至達到50%——80%。許多異地求職者認為,其中房租是最大的花費,尤其在一些熱門城市里,房租就要占到工資的一半,無奈只能采取合租的方式來減少開支。另外,為了保持通訊聯(lián)絡,每月的手機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,成為繼租房之后最難以避免的消費。
在陌生城市里生活多年后,將來是“走”是“留”也許真的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。在本次調查中,47.06%的異地求職者選擇“一定會融入目前所在的城市”;46.87%的受訪者還要“看情況再定”。但不管如何,異地人才的城市融入感正在增強,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“新市民”的隊伍將會越來越龐大。
摘自:文匯報